醫療資訊

2020年度永越胃腸消化道檢查 重要異常警訊分析報告

健康資訊, 健康新知 | on 2022-01-03

編輯部整理
施培國醫師.陳炳憲醫師.陳宏昇醫師 共同校閱

 

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:「疾病起因於腸道」,腸胃道疾病和生活、飲食、遺傳、年齡等因子息息相關。衛福部2020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統計,消化系器官就占一半,分別是第2名肝癌、第3名大腸癌、第7名胰臟癌、第8名胃癌及第9的食道癌。

永越健康管理中心根據2020年共8148筆健檢數據,男女佔比53%:47%,其中有7569受檢者進行【腹部超音波檢查】,異常人數達7095(93.7%)。5287受檢者進行【胃鏡檢查】,異常達5161(97.6%)。5253受檢者進行【大腸鏡檢查】,異常人數也達5110(97.3%)。

高齡化、西化飲食、外食盛行、多坐少動的生活型態,腸胃消化疾病的比例持續上升,威脅也日益嚴重;尤其在疫情時代,大家減少了社交活動,宅在家運動少,體脂上升,健康的威脅也增加。針對肝膽腸胃的檢查紅字,今年我們特別挑選腸胃道消化疾病重要的異常警訊,希望協助貴賓養成好的生活型態,以回歸身體的健康。

 

▎腹部超音波四大重要異常:脂肪肝、肝血管瘤、膽囊息肉、膽囊結石

經分析7569受檢者在【腹部超音波檢查】,紅字比達93.75%,四大重要異常包括:肝臟─「脂肪肝」、「肝血管瘤」及膽包括─「膽囊息肉」、「膽囊結石」。同時7569位受檢者中發現4位受檢者疑有惡性腫瘤。

 
🔺第一名:脂肪肝

異常比77.8%(男81.9%、女73.1%),三成合併肝功能異常

肝臟內積聚脂肪,佔5%以上便為脂肪肝,依嚴重度分輕中重三類,易導致肝臟發炎和結疤,嚴重者肝硬化,甚至肝癌。脂肪肝通常沒有感覺,應由專業醫師評估是否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共病症並定期追蹤,嚴重者需進行肝纖維化評估。

相較2019年度異常比66.8%(男73.7%、女58.5%),2020年度77.8%,增長16%,也首次躍居永越十大健檢紅字首位(第二名為維生素D缺乏72.9%);脂肪肝發生率的增加與國人肥胖、代謝症候群人口的增加息息相關*;居家時間多了,缺乏足夠運動,男性增加11%,女性更是暴增25%,更需提高警覺積極改善飲食及運動習慣。

*註:國健署統計成年人過重率達 47%、代謝症候群已達到30%,BMI超過30者,八成以上都有脂肪肝


🔺第二名:膽囊息肉

異常比23.0%(男26.9%、女18.5%)

膽囊息肉為膽囊黏膜層向外增生的組織,大部份為良性,但因仍有惡性可能,因早/晚期的預後相差極大,建議每六個月持續追蹤;若短期增大很快、有症狀或大於1.0公分,應考慮接受膽囊切除手術治療。


🔺第三名:肝血管瘤

異常比8.9%(男7.8%、女10.3%)

好發女性,為肝臟血管異常增生或擴張,多為良性,與惡性腫瘤的肝癌有顯著差異,不需過度恐慌而影響生活。小顆的肝血管瘤如沒有症狀,建議每六個月持續追蹤;如腫大壓迫到其他器官或有引起內出血的疑慮時,考慮轉為積極治療。


🔺第四名:膽囊結石

異常比8.5%(男9.1%、女7.9%)

膽結石的成因與膽汁中膽固醇或膽紅素偏高、膽囊排出功能異常有關,年齡愈大罹患膽結石的機會也愈高,有家族病史者好發率約為常人的4倍。相較2019年度異常比7.2%(男7.6%、女6.8%),2020年度成長一成以上,飲食上應採少油、高纖與定時定量的原則,努力改善高血脂與肥胖,並多運動降低膽結石的風險。

認識腹部超音波
1949年美國醫師Howry建立初步超音波儀器,超音波是一種看得見的聲音,藉由聲音傳送過程反射的「回音」造成影像,是一種非侵入性、無輻射的無痛檢查,適用於實質性器官的病變診斷檢測,如肝膽胰或腎結石,是診斷脂肪肝最有效的方式,診斷準確率超過95%。

●腹部超音波檢查可以看到哪些器官的病變?
觀察肝臟(含肝內膽管及血管)、膽囊、胰臟、脾臟、腎臟、腹腔內的大血管以及淋巴結等器官組織的病變,偵測器官中是否有病灶,以及是否有結構上的異常。  

●要注意哪些檢查事項?
檢查前,需空腹6~8小時讓膽囊脹大,才能清楚觀察膽囊內是否有腫瘤、息肉或結石。
可少量喝水,檢查時採腹式呼吸,配合指令吸氣、閉氣。另,為方便露出上腹部,建議女士穿兩截式衣服受檢。

●為什麼要配合吸氣、閉氣指令?
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,應採「腹式呼吸」,吸氣時讓腹部脹起來,讓橫膈膜將肝臟推向下方,便於觀察。有時需要左側臥,讓肝臟向左移動及腸子往重力區移動,以觀察肝臟的右上外側部位,減少檢查盲點。


 

▎胃鏡四大異常:胃食道逆流、胃潰瘍、腸上皮化生、胃炎

在5161位受檢者的胃鏡檢查,紅字比達97.6%,需特別關注的四大異常包括:「胃食道逆流」、「胃潰瘍」、「腸上皮化生」、「胃炎-萎縮性、出血性、結節性」。同時,影響胃癌發生率的幽門桿菌感染,也有12.7%的受檢者測出為陽性,220位受檢者有黏膜下腫瘤,並抓出3位胃癌個案。


🔺第一名:胃食道逆流

異常比74.1%*(男82.7%、女64.5%)

是國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,好發中壯年、且男多於女,年年增長,男性好發比例從77.9%(2018)、上升到82.7%(2020);事實上,每人多多少少都有胃食道逆流,只是症狀輕微或嚴重,除了老化、工作壓力因素,食道炎很高比例與應酬文化有關,吃得多、吃得晚、菸酒、高油高熱量,會造成食道極大的負擔。

同時,「巴瑞特氏食道」的發生率也從2019年的0.5%大幅增加至1.2%。「巴瑞特氏食道」為食道鱗狀上皮黏膜因長期胃酸逆流刺激,特化成為柱狀上皮,若未經治療,長期發炎將有機會形成下端食道腺癌,此類食道腺癌在歐美已經取代因抽菸、喝酒導致的食道鱗狀上皮癌,成為最常見的食道癌。此種疾病與脂肪肝相同,皆與肥胖人口增加有密切關聯。

*註:異常比74.1%,依發炎程度輕至重ABCD佔比分別為:A級64.3%、B級8.8%、C級0.8%、D級0.1%,發炎B~D級需提高警覺,定期追蹤。


🔺第二名:胃潰瘍

異常比7.8%(男9.5%、女6.0%)

因胃不斷分泌胃酸侵襲胃壁,導致傷口不易癒合;最常見的原因為幽門螺旋桿菌,會在胃部及小腸內壁的黏膜中存活並大量繁殖,研究證實,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,有較高機率罹患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癌等疾病,應積極治療。常見症狀有上腹部絞痛,尤其是進食後疼痛感最嚴重,胸口灼熱感、血便、黑便及體重減輕。


🔺第三名:腸上皮化生

異常比6.81%(男8.4%、女5.04%)

當胃黏膜細胞因慢性發炎受損(如幽門桿菌感染),結果轉變類似「腸細胞外形」,此種狀況稱為「腸上皮化生」,久了有機會變胃癌。「腸上皮化生」無明顯症狀,多是在胃鏡檢查被意外發現,為一種不可逆的黏膜變化,癌變機率約為1~2%/10年,建議腸上皮化生者應接受幽門桿菌檢測並治療,同時每1-2年定期胃鏡追蹤,但若同時合併黏膜分化不良,則須依照醫師指示縮短胃鏡追蹤時間;相較2019年度異常比6.24%(男7.5%、女4.7%),增長一成,貴賓需提高警覺。


🔺第四名:胃炎

異常比6.8%(男性5.8%、女性8.2%)

包括:出血性胃炎2.6%、結節性胃炎1.2%、萎縮性胃炎3.0%,致病成因主要為幽門螺旋桿菌。幽門桿菌感染會造成胃部慢性發炎(如出血性胃炎、結節性胃炎),並隨著時間造成不可逆的胃黏膜萎縮(萎縮性胃炎),最終形成腸上皮化生及胃癌。

臨床上患者會出現長期上腹輕微疼痛、胃悶、消化不良、貧血等症狀。診斷後應積極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,避免形成萎縮性胃炎及腸上皮化生,減少胃癌的風險。

認識胃鏡內視鏡

1930年代,胃鏡之父Schindler醫師以高超技術發展出半軟式胃鏡,醫師可直接觀察食道、胃及十二指腸,看是否有發炎、潰瘍、腫瘤或癌變等疾病,準確率95~99%,40歲起,建議每1-2年定期檢查。腸胃科主任陳宏昇醫師提醒:「早期胃癌幾乎沒有症狀,多是透過檢查才發現,胃鏡檢查是能早期發現胃癌的最佳工具。」

●胃鏡檢查能揪出哪些病症?
含食道、胃部及十二指腸檢查,篩檢胃癌、食道癌、胃食道逆流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、胃炎、胃息肉等;特別是在早期胃癌的診斷上,是目前效果最佳的檢查工具。

●胃鏡檢查會很痛嗎?
胃鏡檢查是將內視鏡從口腔伸入上消化道,從食道、胃到十二指腸。傳統的胃鏡檢查(健保給付),易誘發嘔吐反射及疼痛,可選擇「無痛胃鏡檢查」(自費),在靜脈麻醉或鎮靜下,更舒適地完成檢查。

●哪些人需要照胃鏡?胃痛需要照胃鏡嗎?
胃痛不一定和胃部相關,需先就醫釐清疼痛來源,才能對症治療。當出現下列症狀時,建議做胃鏡檢查,包含:吞嚥困難、吐血、解黑便、長期不明原因的上腹痛、體重減輕、懷疑有惡性腫瘤等。


 

大腸鏡二大異常:息肉、憩室

在5253受檢者的大腸鏡檢查中,異常比達97.3%,主要的二大異常包括:「息肉」、「憩室」,32位受檢者有黏膜下病灶、23位疑癌;在檢查中進行息肉病切人數佔61%,永越腸胃肝膽科團隊的大腸腺瘤偵測率為36.1%(男性40.4%、女性31.2%),優於國際標準的25%(男性30%, 女性20%),同時2020年共篩檢出6位有大腸癌。


🔺第一名:息肉

異常比62.7%(男67.9%、女56.9%)

息肉是大腸壁上的突起物,由表皮不正常增生所形成,主要分為增生性或發炎性息肉、腺瘤性息肉。增生性或發炎性的息肉,50歲以上半數都有,多為良性、癌變可能性低;而腺瘤性息肉是大腸癌的前身,較容易轉變為腺癌,需提高警覺。

腺瘤性息肉會長大並轉變為大腸癌,從正常黏膜變成腺瘤性息肉約需10年,腺瘤性息肉變成癌約需5年,因此定期做大腸鏡檢查及息肉切除,可降低大腸癌發生(6%降至0.1%)。在選擇大腸鏡檢查的同時,須做好清腸準備及挑選高腺瘤偵測率的醫療團隊,才能有效藉由檢查預防大腸癌。另外,有大腸癌家族病史者在45歲時罹患率高達九成,因此建議於家族最年輕罹癌者年齡往前扣除10年的年紀即開始進行大腸鏡檢查,才能達到有效預防大腸癌的效果。


🔺第二名:憩室
異常比17.9%(男22%、女13.2%)

主因是因為長期缺乏纖維食物及水分不足,大腸內壓力增加,造成大腸表層凹陷如囊狀,中高齡、長期便秘者發生率也較高。單純只有大腸憩室時不會不舒服、或僅表現輕微的腹部抽痛、腹脹和便秘等症狀。

當沒消化的食物或糞便掉入憩室中,可能阻礙血液循環,進而刺激組織並引起發炎,臨床上出現腹痛、發燒、血便等症狀,如果大腸憩室炎演變成反覆發作或形成腸穿孔,建議以手術積極治療。

認識大腸內視鏡

1960年代,Basil Hirschowitz醫師造就第一支可彎的診斷用內視鏡。大腸內視鏡檢查,腺瘤偵測率超過三成,可早期發現息肉、憩室、腫瘤及癌變等病灶。陳宏昇主任提醒:「九成以上的大腸癌都是由小小的息肉而來,只要重視預防,提早發現並切除,就可排除大腸癌風險。大腸癌並不可怕,它是一種早期發現極有可能治癒的疾病。」

●大腸鏡檢查能揪出哪些病症?
除了大腸直腸癌的篩檢及切除息肉的治療外,其他如大腸憩室、潰瘍、出血、發炎性腸道疾病等皆可藉由大腸鏡檢查獲得診斷及治療。

●所謂全大腸鏡,是指?
做內視鏡檢查時,大腸的平均長度約160公分,全大腸的完整檢查,必須由肛門口檢查至盲腸,包括肛門直腸、乙狀結腸、降結腸、橫結腸、升結腸到盲腸。另外有一種檢查叫「乙狀結腸鏡」,只伸進腸道檢查約60公分,最多只能檢查一半的大腸,不能算是完整的檢查。

● 檢查前有哪些注意事項?
(1)檢查前兩天配合低渣飲食:如乾麵、白吐司、蒸魚、蒸蛋、無脂肪之流質飲食,減少糞便產生。(2)檢查前一天服用清腸瀉劑:喝足水量,避免脫水,清腸是否徹底是影響確率的關鍵點,清腸越乾淨,檢查就越完整仔細。
(3)無痛麻醉檢查,檢查前須禁食 8 小時,包含水和食物。
(4)服用阿斯匹靈或抗凝血劑者,請提早告知護理人員。

●已做過大腸鏡檢查,也切除息肉了,還會罹患大腸癌嗎?
腺瘤型息肉即使切除,未來仍可能再長出,建議依照腺瘤的數量、大小、病理型態及分化狀況等因素,由專業醫師評估建議追蹤間隔。


 

▎五個生活型態,顧腸保胃促進健康

健檢紅字,是身體給我們善意的提醒,藉由定期的健康檢查來檢視自身的健康狀況,提醒哪些狀況須立刻就醫、哪些紅字可藉由調整個人的生活型態來進行改善,包括:

(1)少應酬避免菸酒
(2)定時定量八分飽
(3)天天五蔬果,少油、少糖、少鹽、少紅肉
(4)維持標準體重
(5)規律運動150:每週5天、每次30分鐘、每週達150分鐘


除了減少應酬、注意飲食並加強運動,搭配定期適宜的健檢,尤其是40歲以上、有腸胃道病史、飲食不正常、胃癌、大腸癌家族病史高風險族群;防範於未然,才能讓未來享有樂齡又良好的生活品質!

 

線上預約
© 2019 永越健康管理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
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: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