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資訊

幽門螺旋桿菌與胃潰瘍及胃癌的關聯

健康資訊, 健康新知 | on 2024-04-01

腸胃肝膽內科 張錦權醫師

 

 

何謂幽門螺旋桿菌?「幽門桿菌」是一種寄生在胃與十二指腸連接處的細菌。此種細菌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為明確的致癌物,有幽門桿菌感染者,罹患胃癌風險比沒有感染者高出數倍。


幽門桿菌除了會造成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潰瘍外,最嚴重的還會導致胃癌和胃淋巴瘤的形成。一般上,導致胃癌的原因有很多,例如:飲食、基因遺傳、環境因素、慢性胃病和胃幽門桿菌感染等,但是有超過五成以上的胃癌和幽門桿菌有絕對的關聯。

 

▎幽門桿菌造成胃癌的成因和警訊

部分的患者為無症狀的幽門桿菌感染者,而其他感染此菌的病患,一開始會形成慢性胃炎,如果沒有治療,會進展變成萎縮性胃炎或胃黏膜腸化生等現象,這時胃細胞已變異,甚至有形成胃癌的趨勢,故又稱癌前病變。

此外,幽門桿菌感染者終其一生,有10∼20%的人會罹患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。此菌會在胃黏膜釋出中和胃酸的物質,使胃細胞更容易被胃酸傷害,導致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發生。如果患者經常出現上腹痛或悶脹感,合併持續性打嗝、易飽感,甚至出現黑便,就要想到是否出現胃潰瘍。

 

▎高風險對象

不是所有幽門螺旋桿菌檢測陽性者都需要接受殺菌治療,需要治療者為胃癌高風險族群,包括胃鏡顯示萎縮性胃炎或胃黏膜腸化生者、曾經做過胃切除手術、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或阿斯匹靈者、胃潰瘍等病患。

目前建議胃癌高風險族群,列為幽門桿菌優先篩檢的對象,包括:

1. 一等親有胃癌病史者

2. 男性胃癌的發生率約是女性的2倍

3. 50歲以上族群也是胃癌的高危險群

4. 胃癌高發生率地區者,包括日本、韓國、智利、哥斯大黎加、中國大陸

 

▎檢測方法和治療

分非侵入性和侵入性兩大類。非侵入性幽門桿菌檢查方式包括:碳13尿素呼氣試驗、抽血和糞便檢查。其中「碳13尿素呼氣試驗」是現在最普遍的幽門螺旋桿菌的診斷性檢查,其敏感度與特異度皆為95%,亦可評估除菌後效果。「糞便抗原檢測」可以了解幽門桿菌感染的狀態,也可於除菌後用來評估除菌的效果。「血清檢測法」無法區分病患是目前仍然帶菌或只是感染過而產生的抗體,所以不建議使用此檢測法,評估是否應該接受除菌治療。

目前第一線治療,建議使用四合一治療,包括10~14天的鉍劑四合一治療,或者14天的三合一治療。至於病人該用哪種療法,則建議由醫師進行評估。一般來說,做完除菌感染再次感染的比例小於1%。已經有萎縮性胃炎和胃黏膜腸化生的病人,即使根除幽門桿菌,病灶仍可能持續往癌化發展,所以必須定期接受追蹤性內視鏡檢查,以提早發現胃癌。


 

認識醫師

線上預約
© 2019 永越健康管理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
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: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。